我省首次突破本海松贝全人工育苗技术,填补高端贝类养殖空白

日期:10-22  点击:16  属于:体系动态

  近日,山东省贝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王春德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鲁东大学和山东农业集团烟台海之春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成功突破本海松贝人工育苗技术,培育出大规格本海松贝苗种5万粒以上,有望在国内首次实现该物种规模化育苗,为我国高端贝类养殖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海松贝又称黑海松贝,以独特的黑色虹吸管为特征,肉质鲜嫩,是日本及亚洲多国高端海鲜市场的“明星品种”,在韩国也被称为“象拔蚌”。此前,该物种主要分布于韩日海域,我国偶有发现,因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因素,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且国际研究零散、人工育苗技术空白,产业发展受限。

  此次攻关中,团队针对亲贝培育、诱导催产与受精、幼虫培育及变态附着、稚贝培育、中间培育等关键环节,逐一攻克技术瓶颈。在亲贝培育阶段,采用阶段式升温+精准营养调控方案,使80%以上亲贝性腺发育趋于同步化,为后续环节奠定优质精卵基础。在诱导催产与受精环节,团队系统开展阴干刺激、升温刺激、流水刺激及催产剂处理等方法筛选出最优催产方案通过细化受精时间和精卵比将受精率提升至95%以上。在幼虫培育阶段,团队从幼虫密度管理、饵料优化、病害防控、诱导变态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源水处理、幼虫密度梯度管理、优势微藻组合投喂,结合多种附着基采苗方案,使幼虫变态成活率超70%同时,团队还完善了“室内稚贝培育-池塘中间培育-海区大规格苗种养殖”接力培育技术,确保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强健

       据了解,该技术突破填补国内本海松贝人工育苗和养殖领域空白。下一步,团队将加快推进本海松贝规模化育苗和高效生态养殖的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重点在烟台蓝色种业硅谷及环渤海地区布局示范基地,通过技术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推动本海松贝产业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化生产转型。这一成果将为我国高端贝类养殖产业结构升级提供重要支撑,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助力国家生物育种战略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

1-4 本海松贝亲贝、幼虫和稚贝

5-6 本海松贝大规格苗种




山东省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网站

联系人:张学开

邮件:xuekaizh@126.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