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2025年9月份工作动态

日期:09-28  点击:57  属于:体系动态

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情况

9月26日,省现代农业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微山县鲁桥镇师庄村及太白湖区相关养殖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服务,持续推进水产养殖产业技术落地应用,助力区域渔业绿色健康发展。本月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一)微山县鲁桥镇师庄村调研与技术指导

1.三角帆蚌苗种养殖指导: 试验站技术人员深入师庄村三角帆蚌养殖区,对当前220亩蚌苗的养殖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重点查看了蚌苗的生长状况、水体环境及养殖设施。针对苗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现场指导养殖企业科学进行蚌苗分级分塘工作,并就日常管理中的饵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预防等关键环节提供了具体的技术建议,旨在提高苗种成活率与规格整齐度,为后续育珠或成蚌养殖奠定坚实基础。

2.水蛭混养模式指导: 同时对师庄村实施的150亩水蛭与鱼、螺生态混养模式进行了考察。技术人员评估了混养模式下各类生物的共生状况及水体环境,就混养比例优化、投喂策略、水质维护及水蛭特定生长阶段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现场交流与指导,强调通过生态调控减少病害发生、提升综合养殖效益。

(二)太白湖区陆基圆池养殖技术指导

随后,试验站技术人员前往太白湖区济宁鸿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其陆基圆池加州鲈养殖项目进行技术指导。重点关注了高密度养殖环境下的水质控制与尾水处理问题。技术人员建议并指导企业在养殖尾水净化池中适量放养田螺和花白鲢(鳙鱼),利用滤食性贝类与鱼类的生态功能,有效消耗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促进水质净化,实现养殖尾水的内部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探索构建节水、减排、高效的循环水养殖模式。

本月通过实地调研与现场指导,济宁综合试验站将贝类养殖、生态混养及循环水养殖等技术送达生产一线,解决了养殖户在具体生产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广了生态、健康的养殖理念与技术模式。下一步,试验站根据产业需求适时开展技术服务,为贝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山东省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网站

联系人:张学开

邮件:xuekaizh@126.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