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等单位发布“十大水产养殖资源开发典型案例” (http://www.yyj.moa.gov.cn/tzgg/202412/P020241210617169387257.pdf),其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牡蛎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作为贝类典型案例上榜。该案例由国家种业阵型企业、省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崂山试验站-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作为核心支撑力量,前沿种业率先实现我国多倍体牡蛎育种的技术突破,开创并引领了我国三倍体牡蛎产业的发展,同时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乳山市海洋发展中心等单位一起,继续通过牡蛎种业创新来推动牡蛎产业发展。
本次“十大水产养殖资源开发典型案例”,由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联合发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牡蛎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案例介绍:针对三倍体长牡蛎育性差、生长速度快的特点,我国育种专家建立了长牡蛎四倍体诱导技术,2022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三倍体新品种“前沿1号”,打破了国外对我国三倍体牡蛎的技术、种质和市场垄断。长牡蛎三倍体新品种在山东、辽宁等我国北方沿海示范推广,保证了一年四季都能供应肥美的长牡蛎,带动了我国牡蛎产业从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并且有望成为牡蛎国际市场的高端产品。
除了长牡蛎三倍体之外,前沿海洋种业育种团队联合中科院海洋所,2024年又育成我国首个福建牡蛎三倍体新品种“前沿2号”,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推广,有望成为在南方海域具有行业统治力的新品种。同时,研发团队也实现了香港牡蛎三倍体技术的突破,有望促进福建、两广等南方低盐海域牡蛎养殖产业的提质增效;创制了“长福1号”“福长1号”“新福1号”等多个杂交牡蛎三倍体新品系,并在其他贝类品种多倍体育种研发上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四倍体海湾扇贝、皱纹盘鲍种质。
为了更好地建设“蓝色粮仓”,作为种业企业,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将和科研院所、高校一起,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做好“水产种子”的研发,争取为海水养殖产业提质增效、“蓝色粮仓”丰产增收提供更多优良养殖品种。
图1:新品种长牡蛎“前沿1号”
图2:新品种福建牡蛎“前沿2号”
联系人:魏老师
邮件:weileildu@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鲁东大学农学院